2012-2013数学四校联考试题分析
2012-2013数学四校联考试题分析
蒙 城 一 中 高 三 年 级 备 课 组
2013年四校联考数学试卷总体上参照近几年安徽省高考试题模型设计,试题覆盖了《考试说明》要求的主要内容,加大对数学三基的考查、同时做到对支撑数学学科体系的重点知识做到重点考查,试题严格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命题教师作了新的探索和尝试,加大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能力的考查力度,可谓命题教师花费了不少心思,有创新意识,体现了高考考试的改革的动向。这套试题结构合理,试卷长度适中,试题数量适当,将对高三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试卷考试内容一览表
结构 |
第一部分 (客观题) |
第二部分(主观题) |
总分 |
|
内容 |
选择题 |
填空题 |
解答题 |
150分 |
(50分) |
(25分) |
(75分) |
|
|
1-10题 |
11-15题 |
16-21题 |
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来作一分析:
一、典型试题分析评价
1、选择题题型也比较熟悉,总体难度适中,题目设置合理。填空题的难度较大,题目计算量偏大,梯度不大。文科的3、9、10题,理科的7、9、14、15、18、19题有独到的设计。
2、文理科的三角函数试题一样,体通过对三角函数重要公式及性质的考查,同时融合了向量、解三角形的内容。文科学生在自变量取值集合上会失分。
3、文理科的17题,背景熟悉、公平,文科对数据处理能力及运用概率统计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而且计算量并不大,理科试题背景新颖,注意把排列组合知识的融合与交汇,但思维量较大,学生见到排列组合试题本来就怵,何况又把概率结合起来考查,因而学生失分较大。(概率题课改前比较喜欢考此题型)
4、文科的立体几何题,是平时常见的图形,而且图形都比较简洁。文科坚持考查平行、垂直及体积计算,理科试题新颖,设计创新,第(1)问的体积计算应该更容易上手,而第(1)问只是要注意指明点F的位置,要求有很好的图形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割补变换思想,不仅仅算出结果,还要说明计算的条件,稍有难度。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好的同学得分可能会高一些。第(2)问用建系法,学生计算量较大,又涉及到三角恒等计算,学生出错率较高,因此用几何方法应比建系坐标法更简捷一些。
5、导数题目的考查,文科21题为常规的问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完成;理科第(2)问题目学生虽然一目了然,但题目有隐含条件,学生没有利用题设条件求出 这个值,是必会讨论的值,从而计算量增大,答案更不会做对,因此,挖掘题设条件,利用题设条件,成为解题的关键,同时,数学思想运用不可少,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较高,且数据设置较繁,不利于学生发挥水平。
6、数列的考查,文理科第(1)问一样,乍看递推关系式 推证较难,但是,只要学生能够善于观察、稍作变形,并能与平时练习的问题相结合,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包括理科第(2)问的裂项求和及恒成立问题,也是常规问题,但是学生不会作适当的变形,从而转化能力较弱,失分较多。文科试题第(2)问用错位相减法求解,解决起来也不太难。
7、文理科解析几何题目各有特点,理科有新意,思维量较大,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先特殊后一般,进而求证。不然会导致运算量加大。处理问题不理想,乃至无从下手,导致失分。所以先思考选择简捷的方法再入手,避免盲目进行繁杂计算。
二、存在不足
1.选择题设置顺序梯度不够合理,第10题题目考查力度不够,不应该用算法试题压轴题,比如把10题往前放一放,第8题与第9题放在后面比较好。
2. 理科填空题在设计中存在着梯度不大,难度较大,计算量较大。第11题没有做到送分送到位,第12题目答案不够精简,不利学生答题,学生失分较多。
3.立体几何体模型设计较常规,背景稍显新颖,想模仿安徽高考中立体几何模型设计的理念。
4.理科后三题梯度小,导数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是第二问题目数据不够简单,计算比较复杂,不利学生发挥应有的水平。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