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心理健康>未成年人心理>详细内容

玩不等于沉迷

作者:曹爱芳 发布时间:2019-01-29 17:49:37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美好的假期开始了,我们都期盼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假期的到来意味着他们可以拥有更多自己支配的时间,让同学们做生活的主人,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吧。假期里,同学们一定要开心玩耍,同时每天也要坚持学习,或复习或预习或作业……日久天长,你就会发现一个美好的自己。

一、话说网络

  1、网络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未成年人面对最多的现实是学习。学校学习具有强烈的竞争性,为了在这种竞争中获得优胜,未成年人成为中国学习最用功的人群。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那些在学业竞争中失败的人,更是迫切要摆脱所面临的一切,而网上社区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

  2、满足内心的多种需求。未成年人正处于一个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有与人交往的强烈愿望。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能够满足与他人交流的需要,能正常与人交流,但少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如性格内向自卑或缺乏交流技巧等,使他们在现实中难以与人正常交流。而在网络世界里,如QQ、POPO等聊天工具以及各种各样的聊天室,能够很轻易地满足他们这一愿望。

  3、家庭关系不和。随着离婚率升高,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但是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

  4、自我控制力不强。在中国的家庭和学校中,性是个禁忌的话题。尤其未成年人是连谈都不能谈的。而另一方面,未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有这一方面的需要。网络为他们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便利。不必忍着羞愧开口要求,不必冒着风险偷偷摸摸,他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各种黄色音像、淫秽图书等铺天盖地而来。缺乏自制力,又对性充满好奇的未成年人只要沾上难免着迷。有人统计过,每天黄色网站的点击率是各种网站点击率中最高的,而未成年人网络性成瘾的比率也是比较高的。

   5、游戏是最容易成瘾的。未成年人网游成瘾主要是能在网络游戏中体验到现实中体验不到的力量感和成就感。几乎所有网游成瘾的未成年人都是网游高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的比率非常高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在网络中能轻易地获得各种网络游戏。这也是网络的便利性带来的。

二、网络成瘾的具体危害

  1、影响学习。广西上林县一所中学的老师发现,该校竟有180多名学生同时请病假。老师们在调查后发现,学生请假的原因,竟是县城一家新开张的网吧打出了开张期间免费上网、附赠矿泉水的广告,让这些学生网虫同时“生病”。

  2、影响身体健康。2006年7月11日,高三毕业生小宇因高考过后几乎全部时间都在进行疯狂的网络游戏导致视网膜裂孔。他每天平均玩10个小时以上的网络游戏,玩的最多的是网络游戏“cs”和《魔兽世界》。据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未成年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一小时,约百分之一的孩子上网成瘾,每天上网超过三小时。

  3、影响人际关系。在广西柳州市南二环路一栋居民楼下,一名16岁少年与母亲扭打起来,只是为了能常泡网吧没人管。辖区派出所民警接报赶到事发居民楼,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孩只顾往前走,全然不理会紧紧拉住他的母亲。母亲哭着哀求:“儿子啊,你不要再去网吧了,妈妈求你了。”男孩用力一推,将母亲推倒在地。少年冷漠地说:“你快点拿纸笔来,马上写协议书,我要和你断绝母子关系!”

  4、影响行为。

   ⑴杀害亲人 2006年6月15日,北京某县17岁的初中学生李阳(化名),为筹集玩网络游戏的钱款深夜潜入叔叔家,将爷爷、奶奶、叔叔等一家五口杀害,其中一人身中60多刀。

   ⑵家庭暴力 15岁的王军(化名)已有4年的“网瘾”,经常几天几夜不吃不喝地玩游戏。4年来,他花在网络游戏上的钱近20万元。每次他向父母要钱,不给就揪着父母的头发打,甚至用刀砍伤父亲。现在,父母只好在外面租房子住。

⑶离家出走 两年“网瘾”的孙鹏(化名)13岁迷上了《梦幻西游》,整日整夜地“泡”在网吧里。去年春节前,他私自拿了2000元离家出走,在外地网吧过了一个星期,钱花得所剩无几的时候才回来。

三、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问题重点是在于预防

    为救助沉溺于网络的未成年人,自2005年3月启动了“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一个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和积极为未成年人创造绿色网络空间的热潮正在全国广泛开。此外,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我国首个《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制定并发布我国首部《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5)》。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树立健康上网理念,有效戒除网瘾,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塑造健康上网理念,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可见,该如何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它也是困扰家长、老师和教育界人士的难题。面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问题重点是在预防,预防的成本要远低于治疗。预防最重要的手段是强化实现世界中的生活、学习、工作。

四、学校在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方面的义务

  1、学校要注意和家长联合。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同等重要,网络成瘾问题是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教育失败的共同结果。因此,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家庭的作用。学校如果发现学生有类似网络成瘾的苗头,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同时和家长配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发挥家校系统综合的教育作用。

  2、学校要注意拓展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空间。在学校,学习是生活的主题,但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比如,通过校学生会,组织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组织各种比赛(如体育、绘画、歌唱等),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往。成立各种社团,如文学社、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志愿者服务协会等,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

  为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二十九条、三十条、三十一条和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文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活动。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并加强管理。同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校在节假日期间将文化体育设施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社区中的公益性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上网服务。国家鼓励新闻、出版、信息产业、广播、电影、电视、文艺等单位和作家、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出版、制作和传播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内容健康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国家给与扶持。国家鼓励科研机构和科技团体对未成年人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

  3、学校要注意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学校重视成绩是无可非议的,但要注意,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校里组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专长,并通过各种竞赛肯定这些专长,使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能在现实中找到成就感。

  4、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引导的途径通常有: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预防不健康内容;开展一些网络方面的竞赛,如网页制作竞赛、个人和班级网页制作展示;建设健康的网络虚拟世界,建立校园BBS等。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明天。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文明素养的人。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这是家庭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教师要全面准确地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杜绝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曹爱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