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青春园地>缤纷社团>详细内容

为快乐而工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5-08-30 01:55:56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1991年,20岁的张黎刚是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的高材生,再过一年,他就可以得到学位。但令人惊讶的是他退学了。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哈佛大学,而不是复旦,这样离去,很多人为他惋惜。为了签证,他在国内等了四年。他向哈佛大学申请两次,两次没有通过,第三年第三次申请他成功了,哈佛梦他做了十多年。1998年,在他即将获得哈佛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时,他又作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放弃博士学位跟着一位同学回国了。他和这位同学一起白手起家,最后成为搜狐的中坚分子。1999年,他在即将升为搜狐第一副总裁的时候又作出一个决定,离开搜狐。他对别人的解释是,他不是给别人打工的,帮人成为英雄不是他的梦想。接着,他创办“e龙网”,当“e龙网”破土而出,取得6000万资金支持时,他又作出一个更令人费解的决定———离开“e龙”不干了。对于张黎刚来说,他这十五年遇上的每一个机会,如果抓住了任何一个,他都会功成名就。但是,他却浅尝辄止,在到达颠峰的时刻,突然收手,飘然离去。这篇报道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这个“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里,张黎刚显然不是我们眼中的英雄。相反,他具备一个失败者所具备的特征。但他并不这样认为,他说人生在于不断追求,他是一个为了拼搏而存在的人,他更像一个战场上的战士,当把敌人打翻在地时,转身而去,把战利品留给了别人。他要的就是那种冲锋陷阵的感觉。我佩服张黎刚!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仅为了享受攀登的快乐而不在乎名利地位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然而我钦佩这样的人———不带任何功利目的而工作。事业的结果尽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重要,我们注重事业的结果,因为结果好了我们会更加快乐,但过程使我们的生命充实。
  常有人对我说,不能总是埋头干工作,要多接触社会。反思自己,确实很不入世,生活的圈非常狭小。但我过得很充实,真的,我喜欢这份工作。
  不敢妄自与张黎刚那样的优秀人才相比,但可以肯定地说,我为快乐而工作。这样想来,我并不觉得自己枉活一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