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学与教》>详细内容

思辨性阅读与辩证思维培养

作者:邓启劲 发布时间:2019-10-15 10:10:41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思辨性阅读与辩证思维培养

      —以《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为例

语文组   李兴和   

 

 

【摘要】  辩证思维是一种高阶思维,它第一次出现在高中语文新课标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为使学生能够较多地经历、体验并最终培养这种思维取向,文章尝试以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经典小说的教学为例,通过对照阅读课文节选版与其原文版相关内容,聚焦对该篇小说主题的重新审视,生动诠释了什么是辩证思维、怎样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新课程命题,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进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思考的独立性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辩证思维;思维的批判性

 

随着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不断落地生根,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中,修订后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从学科育人价值的角度,凝练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概念:一个是语言的,一个是思维的,一个是审美的,还有一个是文化的。显然,这四个概念并非截然分割的,而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其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一定是基础,这个无需多说;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无疑是关键——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一定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强的人,而思维能力则是操控这两大能力的保障性因素。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泰勒·本·沙哈尔教授也说过: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当然,这里的思维不只是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按照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描述应该是五种样态: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毫无疑问,在这五种思维样态中,辩证思维是第一次出现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这就足以说明这种高阶思维品质已经开始由过去的常常忽略发展到今天的高度重视和备加推崇,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也是新时代必须着力培养的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

既然如此,什么是辩证思维呢?或者说,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辩证思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在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中说:我们需要具备勇敢、宽容和谦逊的品质,愿意参与到知识社群的辩论,愿意包容他人的想法,并愿意基于理性和证据改变自己的观点。不过,这些不仅仅是我们希望在每个学生身上培养的重要智力技能,它们还是至关重要的基本能力——即做出判断和评估事实的能力,以及在新事实面前虚心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意愿。她还引用了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已故的前任院长杰里米·诺尔斯(Jeremy Knowles)在欢迎本科新生年度典礼上的一句致辞,他认为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目标是:确保毕业生能够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显然,这里强调和描述的虽然是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但同样也适用于基础教育——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基础教育夯实了育人基础,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性和思考独立性,学生今后的深造之路才会行稳致远,才会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才能真正使学生在这个越来越不确定的新时代学会以变应变,更好地挑战和胜任未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部分明确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应该说就是对这一育人目标的具体诠释和有力回应。

                

高中语文新课程为我们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提供了客观载体。为更好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新课程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一样,是7个必修学习任务群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课程位置(本任务群为1.5学分,27课时,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则安排1学分,18课时)。通过思辨性阅读,就是要“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1],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继而提升学生审美的和文化的高阶品质。例如,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节选小说时, 通过对照阅读课文节选版与原文版的相关内容,聚焦对该篇小说主题的重新审视,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2],从而有效避免阅读理解方面的误会和偏差,最终实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事物这一育人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

契诃夫的经典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选编在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小说单元中,作为一篇节选版课文,文章保留了谈话的大部分内容。按照本单元“教学说明”,其教学重点无疑是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那么,如何正确理解这篇杰出小说的主题呢?或者说,契诃夫创作这篇经典小说的最终意图是什么呢?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概括的:(1)社会的角度:揭露了沙皇政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的专制。别里科夫能辖制小城的人们,其根源就在于有反动政府的统治作为他的后台;(2)个人的角度: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人物,既可恨又可悲,他思想上保守顽固,恐惧社会进步,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他在政治上成了反动政府的卫道士;他在现实社会中,也因为和众人格格不入而孤僻一生,最终孤独地死去。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很显然,这两个方面的“概括”都是立足于别里科夫作为一个小人物的形象分析,都是局限于原文节选之后的课文内容,因此,这样的理解和概括难免会片面,难免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与作者的创作初心似乎也形成了一定的误会和偏差,换言之,这样的删节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冒险行为——尽管删减之后,篇幅更为精简,情节及矛盾冲突更为集中。[3]

事实上,细读原文版小说,[4] 我们不难发现,别里科夫形象固然是可憎的,他不仅运用各种方式把自己牢牢装在“套子”里,他“套子”式的论调也把全城“辖制”了十五年之久!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们不禁要问:别里科夫对学校和全城的“辖制”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难道说“别里科夫能辖制小城的人们,其根源就在于有反动政府的统治作为他的后台”(见《教师教学用书》)?原文版小说中,作者多次提到了小城中其他人的生活状态,其中最多的篇幅集中于大家努力撮合两人婚事一节。作者一再强调人们这样做是“出于无聊”,以此来表现普通大众的精神空虚。而在大家终于因为这桩婚事而找到兴趣时,原文写道:“校长太太啦、训育主任的太太啦、我们中学里的所有太太们,都活泼起来,甚至变得好看多了,仿佛忽然发现了生活目标似的。”显然,小说对这种空虚、无聊的生活状态给予了极其犀利的讽刺和挖苦。无独有偶,在故事结束时,当兽医伊凡内奇要跟小说中的“我”、也是别里科夫的同事布尔金讲一个很有教益的故事的时候,布尔金却说该睡了。当伊凡内奇愤愤地质疑社会上的各种“套子”现象,并强调“不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他也毫不在意,只是不耐烦地说“算了吧,您扯到别的题目上去了”,并很快睡着了。显而易见,布尔金只是将这个故事当成一个睡前闲聊的话题罢了,他觉得“性情孤僻、像寄生蟹或者蜗牛那样极力缩进自己的硬壳里去的人,这世界上有不少呢”,他说“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因此,当伊凡内奇试图以他那医生般敏锐的眼光解剖庸俗的生活甚至企图变革这样的社会时,布尔金毫无兴趣,也两次拒绝了伊凡想继续讨论下去的提议。这就活脱脱地表明了布尔金虽然是别里科夫故事的叙述者,却并不是个局外人,只是他没有意识到他自己也是身在套中的套中人罢了。可以想象,契诃夫之所以设置布尔金这样一个角色,正是要以此表现当时社会普通民众身上的麻木和奴性——本该自主掌控自己生活的独立个体,却只苟且于眼前的现实而不愿改变。

因此,原文中,小说便以伊凡内奇的口吻对自称“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的“我们”作了多次批判:“是啊,有思想的正派人,既读过屠格涅夫,又读过谢德林,还读过勃克尔等,可是他们仍旧会低声下气,容忍这件事。”就连别里科夫的厨子阿法纳西也总是嘟㚂着一句话:“眼下啊,像他们那样的人可真是多得不行!”甚至小说中最具独特象征意义的进步青年——柯瓦连科也曾当面评价学校老师:“你们这儿的空气闷死人,不干不净!难道你们能算是导师、教员吗?你们是小官僚;你们这地方算不得学府,只能算是教人安分守己的衙门,而且有巡警局里那股腐臭的气味。”

由此可见,别里科夫之所以能够“辖制”学校和全城,而且时间长达十五年之久,并非别里科夫这样一个小人物有什么特别权势,而是小城中的人们,尤其是那些自称“有思想”“正派”的老师们的集体懦弱、麻木和奴性十足才“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和令人窒息的社会风气。

总之,在别里科夫死后,那片刻的“自由”不过是暂时的、表面的。即便是在别里科夫的葬礼上,“我们”这群自诩不同于“套中人”的所谓“正常人”,也因为雨天的关系,“都穿着雨鞋,打着雨伞”,俨然平日里别里科夫的打扮,甚至比之别里科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原文版小说结尾处,作者借伊凡尼奇的口吻分析得很有道理,他认为:“自己受到委屈和侮辱而隐忍不发,不敢公开声明站在正直和自由的人一边,反而自己也作假,还面带微笑。你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混一口饭吃,为了有一个温暖的小窝,为了做一个不值钱的小官罢了。”这就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人们胆怯、冷漠、苟且的深刻根源: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一己之私而丧失人格,丧失做人的尊严,丧失做人的起码原则,都像别里科夫一样蜷缩在自己的套子里苟且偷生。

鉴于此,通过对照阅读原文版小说,我们不难看出,别里科夫不过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典型人物”罢了,这种“套中人”其实就生活在现实社会的每个角落。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每当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他们都会永远地继续上演并流传下去,它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灵魂中的封闭、保守、自私和冷漠等丑恶人性不可能只有某个时代(如沙俄时代)才有。“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就是这个意思。关于这一点,《教师教学用书》在本文的“教学建议”中也有类似的提示:“对于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要注意其社会典型性。”

              

“不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原文版小说中,作者借伊凡·伊凡尼奇之口掷地有声地发出的呼吁应该是创作这篇小说的最终目的,也是他要求变革社会现实的最强音。为此,小说特意又耐人寻味地安排了从乌克兰来的一位新的史地教员,与他一起来的还有其姐姐华连卡,他们的到来如同一块石子把死水一潭的沉闷生活荡起了涟漪。乌克兰是俄国的南方,气候宜人,阳光灿烂,那里人的性格也受了那种地理环境的影响,豪爽,快乐,阳光,活泼,这一点非常鲜明地体现在华连卡身上。原文版小说是这样描写她的:她简直就像蜜饯水果,活泼极了,很爱热闹,老是唱小俄罗斯的抒情歌曲,扬声大笑;她就像一个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美神一般从浪花里钻出来了;小俄罗斯女人只会哭或者笑,对他们来说不哭不笑的心情是没有的······因此,当小城中的人们都畏惧和疏远别里科夫时,她却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人”,而且在原文版小说中,她还为别里科夫的死流了泪。显而易见,这就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了华连卡姐弟身上的不少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都应该充满着独特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一种完整的人格力量,那就是——“爱”。

到这里为止,契诃夫通过他笔下人物象征意义的最终思考,深刻揭示了一个“人如何‘入’套以及如何‘解’套”的问题。原文版小说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啊,自由啊,自由!只要有一点点自由的影子,只要有可以享受自由的一线希望,人的灵魂就会长出翅膀来。难道不是这样吗?”契诃夫以他独特的作品和深刻的思想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揭示和反思打开了一扇窗,共同聚焦一个终极主题:如何去“套”和解除奴役。试想,如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真正的人,热爱生活,追求自由,蔑视一切权贵,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冷漠,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还有什么必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

综上,契诃夫作为短篇小说巨匠,对语言和情节的锤炼已是极为精到了,他的名言就是“简练是才能的姊妹”。教学中,如果再仅仅阅读教材节选版,我们就很难看到全面而辩证的社会现实,也就无法仅仅从课文中一句“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看出其社会典型性;自然,也就不能发现和体味契诃夫短篇小说的魅力,也就不“愿意基于理性和证据改变自己的观点”,最终也就不能确保学生能够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让人欣慰的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附录”部分“附录2  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举例中已经明确“契诃夫短篇小说”既可以作为学习任务群的备选,也可以推荐学生在课外阅读,这实在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和理性的建议,从而实现与作者、与文本的真正对话,并形成一种“至关重要的基本能力——即做出判断和评估事实的能力,以及在新事实面前虚心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意愿”。

注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

[2]董婧.言不尽  意不同——《装在套子里的人》删节版与原文的对照阅读[J].语文学习,2018(9).

           (责任编辑:毕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