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期的教师基本功
浅论新时期的教师基本功
物理组 王晓东
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条件性技能和技巧。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基本功一般是指“三字二板一话”。即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板书、板画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勿需置疑,“三字二板一话”的基本功是过去衡量一个教师合格的尺度,它在历史舞台上造就了一批批杰出人材。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冲击着新一代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作为教师: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可以清晰简要或形象生动地呈现要求学生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在网上批改作业,写评语,改试卷,分析试卷,交流教学,甚至向学生家长发布信息。所以,教师们更加钟情于现代信息技术,也更加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信息、交流教学经验不可缺少的工具。相对于写字和书法,教师肯定愿意选择键盘和鼠标。因此,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钢笔字会不断走向历史,这是一种必然。笔者认为,“三字”不必作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去要求所有教师,只要能够实现书面表达与交流的功能即可。
再谈“一话”。虽然口语表达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形象和教学效果,但从新课程对教学方式改革的要求来看,传统上教师动口的单向语言输入的教学方式将被彻底打破。不论是新课程强调的合作的探究学习,还是个人的体验学习,都需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在新的教学方式之下,教师的口语表达依然重要,不过教师口语表达的效用已远远超越了以课堂教授为中心的朗读、讲述、发布指令等。新课程提出的主动建构的学习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自己善于表达,还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表达,要求教师主宰的课堂给学生说话和表达的空间。那么,新时期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教学基本功呢?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标志,而实现这一整合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信息素养、技能准备决定了信息技术应用的程度和效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准备的第一位新的基本功就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1.1. 教学演示。教师在授课时可借助于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演示教学内容。如电子教案,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动画、aosai热互动等。不仅可以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加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
1.2. 网络资源。互联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库,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善于从网络的节点和连接中不断地获取教学材料和信息,开发和利用网上的各种课程资源,扩充学生的视野,拓展课程的内容。在这一水平上,信息技术不再仅是演示的工具,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更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互动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信息源,课堂也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教学过程不再只是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授;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进行教学沟通,建立新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构建这样的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全面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功能,善于寻找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和融合域,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技术。
2.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师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和重难点,而且要求教师要了解学习主体的学习需要、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经验及差异去开发、选择或重组课程资源。同时,新课程开发还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反思结果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技能。如学生学习需求、评估技能、分析技能。
3. 教学协作交流的功夫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综合学习等都需要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通常情况下,一个能诱发不同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讨论的主题往往都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特点,所以帮助学生完成整个探究活动需要多个教师协同完成。同样,课程开发中不仅需要同学科的教师集体协作,更需要不同学科的教师走到一起共同选定研究课题及活动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则可能需要所有学科教师共同设计,分工作业,这都需要教师具有如何与他人协作的基本功。
4. 形成性教育教学评价
新课程提出了发展性学生与教师评价思想,需要教师在学生评价方面,除了掌握传统上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技能之外,更需要形成性评价的方法与技能。发展性评价要求评价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要求评价充分体现被评价者的个别差异,要求被评价者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这写都需要教师善于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会运用一整套的技术即时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全面性评价。
5. 新课型的教学基本功
新课程下传授知识技能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室内45分钟课堂教学,而是从室内到室外,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如说课、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都需要不同的教学基本功。
5.1. 说课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表现。说课不仅要说清“怎样教”,而且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这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增强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师资培训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一般包括四个方面:
5.1.1. 说教材
说本课题或本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和年级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说本节课或章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一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二是教材内容的要求,三是教学对象的实际。
5.1.2. 说教法
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 选择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无论是你借鉴的方法还是你正在探索实践的方法,一要介绍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二要介绍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但无路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则。
5.1.3. 说学法
说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特别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教师教学中的“指挥棒”。说学法,要注重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说明教师是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5.1.4. 说程序
即说出教学过程的整体安排。这种安排既体现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又表现为可具体操作的程序:①引进课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看选择的内容能否让学生进入新的课堂情景,二看提出的问题是否服务于课堂重点,能否牵动全体学生的心;②讲授新课(根据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形成授课的结构思路);③课堂练习(根据教材知识点的示例,形成灵活多变的训练);④内容小结(强化知识重点、概念);⑤布置作业;⑥板书设计。
新时期的教学新形式
1.微课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1.1.微课形式
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音频或视频,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2swf、屏幕录像专家等。
1.2.微课要求
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视频画质清晰;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格式有:AAC (.aac, .m4a, and .f4a), MP3, and Vorbis (.ogg and .oga)。
2.慕课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2.1.课程范围
MOOC 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慕课课程并不提供学分,也不算在本科或研究生学位里。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Coursera 的部分课程提供收费服务“Signature Track”,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购买。你也可以免费学习有这个服务的课程,并得到证书。
2.2.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
2.3.教学测验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
3.翻转课堂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翻转课堂是一种手段,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翻转课堂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环境;翻转课堂老师是学生身边的“教练”,不是在讲台上的“圣人”;翻转课堂是混合了直接讲解与建构主义学习;.翻转课堂是学生课堂缺席,但不被甩在后面;翻转课堂是课堂的内容得到永久存档,可用于复习或补课;翻转课堂是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学习的课堂;翻转课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3.1.翻转课堂能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
3.2. 翻转课堂增加了学习过程的互动
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这让我们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我们会注意到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我们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往往会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举行小型讲座。小型讲座的美妙之处是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我们能及时的给予指导。“翻转”让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更深入。.
3.3. 翻转课堂改变了学校与家长交流
大家都记得,多年以来,在家长会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安静的听讲,行为恭敬,举手回答问题,不打扰其它同学。这些看起来是学习好的特征,我们回答起来却很纠结。因为在我们翻转课堂后,在课堂上这些问题也不再是重要的问题。现在真正的问题是:孩子们是否在学习?如果他们不学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学习呢?这个更深刻的问题会带领教师与家长商量:如何把学生带到一个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