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
一.单选题(30分,共10题,每题3分。其中第6题全对3分,无错不全2分,全空答和有错零分)
1.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权利是( )。
A.参与民主管理权
B.教育教学权
C.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D.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首先是( )的关系。
A.管理与被管理
B.教育与被教育
C.保护与被保护
D 相互尊重
4.某教研机构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 )。
A.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B.教师尚不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
C.教师缺乏信心
D.教师缺乏爱心
5.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
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
C.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
D.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教育的工作方针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 )作为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把( )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 )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把( )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A.提高质量
B.改革创新
C.育人为本
D.促进公平
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8.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和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 教育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B.直观形象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C.科学效率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
D.微观抽象理论、简洁易学理论
9.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广义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是( )。
A.知识与技能是同质的概念
B.技能是能力的表现,而知识不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D.知识可以用技能来解释
10.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 )。
A.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B.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
C.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D.以上三项都正确
二.判断题(20分,共10题,每题2分)
1.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
2.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 )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
4.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5.一个教师的举止既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 )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
7.教师专业能力的要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5个部分。( )
8.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 ( )
9.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
10.课堂内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生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但与升学相矛盾。( )
三.填空题(14分,共5题,每空1分)
1.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 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 、 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3.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有: 教学传播; 教学传播;学生自主利用媒体自学的教学传播。
4.教师专业知识要求的要点有: 、 、
、 等四项内容。
5.展现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除了常规课堂教学外,还有 、 、 、
和翻转课堂等。
四.简答题(18分,共3题,每题6分)
1.简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
2.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请你简单描述一下教师的新角色。
3.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切问致思?
五.论述题(18分,共3题,每题6分)
1.试论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优越性。
2.试述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3.课堂上,某学生被教师的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蔼的)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王华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问题:请你就三位老师不同的做法,结合新课改谈谈你的看法。
六.案例题(20分,共2题,每题10分)
1.请你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下述现象分别作出评析。
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
2.阅读下面的案例,回答相关问题。
开学不久,学校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每位教师都要申报一项教育科研课题,并作为晋升职称的一个标准。校长还没有说完,下面便议论纷纷……
王老师觉得这项要求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是教数学的,平时除了教学就是看一些有关教学方面的杂志和书籍,不知道如何去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里,找出以前在大学的教育学书,了解到教育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等多种,教育研究过程,包括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论文撰写等。可第一步“选题”就把他难住了,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研究。
于是,他决定向教科研经验丰富的邓老师请教。次日,在办公室如愿找到了邓老师。得到的回答是:首先,由于中学老师缺乏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也缺乏必要的研究条件,要想向教育家式地进行实验研究,是不大可能的;其次,要想通过大量的调查来进行研究,也不现实。你可以先找几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再找几本近期教育类的杂志,看看当前教育教学的研究热点问题。如果文章中有几篇是同一个主题的,可将文章复印下来,根据问题所提供的材料,仔细琢磨、重新编排,就写成了一篇新的文章。另外,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你只要看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然后选择一个原理,写出你是如何根据这个理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就成了一篇文章。其实,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很简单,王老师按照邓老师的方法做了,也确实发表了几篇文章,结果名利双收。
(1)谈谈你对案例中王老师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2)在你看来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王晓东)
--------------------------------------------------------------------------------------
中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30分,共10题,每题3分)
1.D 2.C 3.B 4.A 5.D 6.C B D A 7.C 8.A 9.C 10.D
二.判断题(20分,共10题,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填空题(14分,共5题,每空1分)
1.平等 、个体差异;
2.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3.课堂多媒体 、远程媒体 ;
4.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
5.说课、无生上课、微课、慕课 。
四.简答题(18分,共3题,每题6分)
1.【参考答案】四个能力标准:(1)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包括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应用与创新意识、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以及对信息的兴趣与态度等); (2)教育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的检索、加工与表达,信息安全与评价等);(3)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等); (4)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包括信息利用及传播有关的道德、法律、人文关怀等)。
【评分标准】(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每个要点1.5分)
2.【参考答案】教师的角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4)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
【评分标准】(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每个要点各1.5分)
3.【参考答案】(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前,教师应充分分析学情与教学内容等,进而预设问题情境。(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设疑发问时应引而不发,善于引导启发,善于引导启发,善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设疑发问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及回答。(4)众人拾柴火焰高,各领风骚“在课堂”——教师设疑发问时还应注重学生的合学习与个性解读的有机统一。
【评分标准】(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每个要点各1.5分)
五.论述题(18分,共3题,每题6分)
1.【参考答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超时空性:学生和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活动主要由两个核心要素构成,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使用信息技术学习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较方便地获取所需的资料。
(2)多元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根据学生自身的特征,做出不同的选择。
(3)学习创新性: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创新工具,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学习问题,完成基于任务的学习,制作各种作品。
(4)交流便利性:信息技术为师生提供了实时的、双向的、同步的交流机会,也可以提供非实时的、单向的、异步的交流机会。在交流方面,信息技术给师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5)个别适应性:信息技术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因材施教”又增加了更大的可能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获取、加工、分析和处理不同的信息,以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评分标准】(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每个要点各1.5分,满分6分)
2.【参考答案】(1)教学内容分析:说明教材使用版本、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等;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和教育功能。(2)学生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等。(3)设计思想: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结合教学内容,概述教学过程中拟实践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4)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注意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5)教学重难点 :说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6)过程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媒体(含资源)的分析,描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7)板书设计:用简明扼要的图文形式体现地理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难点,条理清晰、主次分明。(8)教学反思:重点总结反思教学设计的特色和亮点。
【评分标准】(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每个要点各1分,最高6分)
3.【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
【评分标准】(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尊重、信任、耐心、鼓励、、关爱、不讽刺等,每个关键词各1分,最高6分)
六.案例题(20分,共2题,每题10分)
1.【参考答案】应用知识:答题应用教育理论知识:——新课改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知识:
(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首先,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其次,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第三,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
(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①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②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③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
【参考答案】 (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简单地讲就有“你说——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3) “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4) “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角色要轮换担任);(5) “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评分标准】(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每个要点各2分,总10分)
2.【参考答案】应用知识:答题应用教育理论知识——教研工作的有关知识:
(1)教研工作的必要性:A、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教科研能力。开展教育研究,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B、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C、教师参与研究还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2)教研工作的定位与方法
A.定位:立足点-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着眼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切入点——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生长点——改革创新出精品。B.方法:①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②要熟知教育研究的过程和方法;③要积极探索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研究;④要注重行动与研究的完美结合;⑤要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
参考答案:(1)在动机上,王老师从事教学研究是以达到功利为主要目的,是为了发表文章,而不是从研究者的角度,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实现人生的价值,这种动机缺乏持久性;在方式上,王老师仅仅重视他人的经验,而不注重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没有自身的的实践,没有自己的创新,因而其教学研究是没有深度,难以形成自身特色的。
(2)①要提高认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②要要熟知教育研究的过程和方法。③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投身于教学改革。④要要注重行动与研究的完美结合,要合二为一。⑤要以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教育研究务求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评分标准】(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第(1)题5分,第(2)题每要点1分,总5分)
(责任编辑 王晓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