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教学回归本质的思考与做法
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总有着这样的感受:同属语言类科目,为何英语课在学生中受欢迎程度就远不如语文课呢?于是我抱着不服输的态度,决定一探究竟。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就先从听语文课开始。来到语文课堂就像置身于教学的天堂,只见语文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潇洒至极,下面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仅能目睹师生之间眼神的交流,更能听到他们之间心灵碰撞的声音。老师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分析文章的语言之美、思想之美及寓意之美。谈古论今,博学广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课堂活动也能开展得生动多样。尤其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而相较之,我的英语课堂,单词的讲解,语法的讲解,题目的讲解,就算每个单元也有两篇可分析的文章,也被我当成了知识的载体,分析句子结构,解释重点知识。虽然我在LISTENING AND SPEAKING 的教学中也有一些教学活动,但是能够参与进来的学生也为数不多。每天的课堂气氛沉闷无趣。我惊觉自己的教学不就是大家所批判的一言堂吗?这可怎么办?
痛定思痛,一个主意出现在我的脑海,为什么不能像教语文那样教好英语呢?我认真思考,反复比较,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始慢慢实践着自己的想法。
一、单词、语法教学语境化
想想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就觉得以前的单词、语法教学方法是错的,本应该是先有的语言现象才有的语言规律,而不应该是先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然后再让他们接受语言现象。所以我开始改变,把先给出单词短语的大量意思、解释用法,再针对每一个意思每一种用法给出一两个例句的惯常做法,改成先给出大量例句(语言现象),让学生自己在例句中总结单词短语的不同意思、不同用法(语言规律)。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生对于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会记得更牢固,理解得更清楚。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举例练习,效果更是非同凡响。
语法也是如此,就以倒装为例吧,我先把含有倒装的句子分为两大类,一类完全倒装,一类部分倒装,再细致的在两大类之下把例句由倒装引起的不同原因分为各小类,先给出大类的两种例句,让学生自觉发现完全倒装与部分倒装的不同,并归纳出定义;再分小类给出完全倒装的几种例句,总结出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完全倒装,以及如何倒装,以此办法再完成部分倒装的教学;最后再趁热打铁给出练习。学生由以往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改成自己总结归纳知识、应用知识。这样,单词、语法教学效果要比以往好上很多倍。
二、课文分析人文化
语文课上会把课文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语言的应用,文章的意境分析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听的津津有味,深感汉语的语言之美,文化之瑰丽。 为什么英语课上就非得是要分析这句话的主语是什么,谓语是什么,这是个强调句,那是个定语从句,就课文讲课文的让学生倒胃口呢?其实,英语语言也很有魅力,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一点,在学习必修三第三单元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我先是带领大家分析了作者所描写的各类人物的行为语言的生动性,对比了店员们前倨后恭的态度和语言,然后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表演自己最喜欢最有感染力的片段。在表演中,我看到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英语戏剧语言的魅力。 选修六第二单元PEOMS,我给学生补充了很多泰戈尔的优美的英文诗歌,并当堂分析补充的Robert Frost所写的The Road Not Taken,既让学生欣赏了英语语言之美,又把这种要慎重对待人生之路的选择的情感价值观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若有所思的上完了一节英语诗歌鉴赏课。在这样的单元中,我把词汇,语法放在了一边,更多的是注重语言本身的优美、文章的文学性以及它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情感。这让学生感觉到了英语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文化,因而对这种文化产生了兴趣,想学好英语。
三、教材应用灵活化
语文课上不仅会分析课文,还会拓展同作家或者同时期、同类型的其他作品让学生阅读,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英语一般会就事论事,只在本单元内进行教材整合,不会延展很多。在必修四第三单元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中,我想做出改变,跳出课本,从卓别林大师,憨豆先生的表演中让学生体会英式幽默。在选修六第一单元ART中,就干脆把这个单元上成欧美艺术作品鉴赏。在利用本单元文章框架的基础上,大胆的从网上下了课本上所分的四个时期的主要艺术家的代表作、艺术家介绍以及作品评论,对课本进行了补充。并且也安排了小组活动,把毕加索的著名画作《格尔尼卡》投影了出来,让学生用英语当堂写出了一篇观后感。令人惊喜的是有几个学生真实的体会到了大师创作的感受:狂暴,痛苦,阴郁,恐惧还有悲悯。因为这些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更感兴趣,在USING LANGUAGE中讲到THE BEST OF MANHATIAN’S ART GALLERIES时,因为内心有想要亲眼观赏这些艺术品的强烈愿望,学生们能非常用心地吸收着文章所给的信息。所以虽然没有强调单元内容要求,但是却达到了教学目标,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英语笔记自主化
对于学习语文,学生并不满足于只记下课堂笔记。很多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课下小抄,看杂志报刊时遇到的好的句子、段落、文章的摘抄,还有一些读后的感悟。信手写来,反复翻看。既是阅读的产物,又促进阅读。而英语却很少有同学这么做。但是每一个英语老师都知道,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真正的提高英语水平。我也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英语小抄。先是鼓励班级订阅英语报刊,杂志,指导学生书写自己的英语小抄、优美的句子、英文的人生哲理、日常口语,哪怕是英语的笑话,然后定期的让学生互相分享,这样学生为了让自己的英语小抄受欢迎,就不得不大量阅读,勤做笔记,甚至觉得只阅读班内的英文杂志报刊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就开始在图书馆借阅,到书店订阅,上网查阅。这样英语语言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而且我一开始单纯的想法,只想让大部分学生能有英语小抄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发挥到了每人都有一个自己的英语文学笔记。现在翻看一下学生所记的内容,有英语警言名句,英语诗歌,英文歌词,英美文化故事,更有一些英语电影电视的精彩对白。就连作为他们老师的我也觉得受益良多。
五、作业布置多样性
以往的英语作业不是抄单词,就是背课文,要不就是做练习,写作文。其实语言关键在于应用。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写广告,作诗,办板报,出谜语猜谜语,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上到选修七第三单元UNDER THE SEA 课文后的COMPREHENDING 的第四小题时,题目要求让讨论是否禁止捕鲸,以及支持或反对的理由。以前,我就只会让学生写一小段话,最多做个report。可是英语是有趣的,不是乏味的,更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我就让学生先讨论,最后把讨论的结果以海报的形式做出来,可以附图,形式不限。作业收上来的时候,我大为惊喜,很多的作业都不能简单的称之为作业了,都应称之为作品。设计的形式新颖,语言优美,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理由充分。以往在任务型读写解题中反复强调却屡做屡错的单词大小写、形式的问题,在学生自己设计的海报中都解决了,为了形式整齐,他们自然的就注意到了大小写,形式的一致,句子对句子,短语对短语。这真是太有魔力了。我把很多作品在班内展览,效果很好。很多学生因为自己的作品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赞扬,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而更多的同学真正的感受到了英语的实用性,不只是可以参加考试,提高分数,也可以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这样英语再也不是枯燥无味的了,它变得有血有肉。学生更愿意学英语,用英语。我的课堂也变的更精彩了。
像教母语一样教英语,让英语教学回归本质,拯救了我的英语教学。让学生真正的了解了英语,热爱上了这门语言,并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熊大建)
用户登录